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为人民服务中
东风街道党工委书记 许桂玲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街道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提升街道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联系街道工作实际,现谈一下学习收获和感悟。
一、法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法治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依法治理、依法行政,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同时,法治建设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企业和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立场
在法治建设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福利、解难题,让人民群众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社区街道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纠纷,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和幸福感。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养,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
三、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只有依法履职,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重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考核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多元共治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多元共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在基层治理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推进法治建设的良好局面。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参与社会治理过程;还可以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并提高其参与度,实现多元共治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也可以促进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发展,增强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总之,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不断对学习实践总结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其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