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红十字事业沿着法治化轨道高质量发展
萨尔图区红十字会会长 方晓菊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不断提高工作法治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政策理论入脑入心,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者
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依法治会、从严治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篇章,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将法治建设作为全会工作会议重要内容,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将普法工作落实到位,筑牢法治思想防线。要求全会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法律法规。
二、推动普法教育走深走实,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者
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业务工作与宣传工作互促互动。结合“5.8世界红十字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14世界献血者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与普法宣传。于清明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慰问遗体、眼角膜捐献者家属活动,并持续开展“博爱送万家”“金秋助学”“小天使基金”“天使阳光基金”等救助活动。此外区红十字会积极向区政府网站、市红十字会公众号、官方媒体投稿先进典型和红十字事业发展成就,以扩大宣传覆盖面。区红十字会推荐的红十字志愿者于2022年、2023年分别获得“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荣誉称号及多项省级、市级荣誉称号。
三、推动主责主业见行见效,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践行者
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以依法依规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等“三救”“三献”工作,依法依规履职尽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创新。各项主要业务工作指标均排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并取得黑龙江省第三届应急救护大赛二等奖。2023年,区红十字会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在辖区内23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防溺水培训及防震演练,合计参与师生万余人,有效提高了辖区学校师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在社区面向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组织“CPR+AED”培训30余场,累计培训1000余人,实现了辖区社区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三是面向重点企业开展救护员培训300余场,培训救护员13000余人,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四是组织机关干部和辖区19家安装AED场所工作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并计划于2024年面向机关干部、物业工作人员、学校体育教师、校医开展心肺复苏、异物梗阻、创伤包扎等急救培训,全面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满足公众对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多样化需求。